在全球造成風潮的曼陀羅畫、纏繞畫與著⾊畫,都是利⽤藝術治療的原理靜心、舒壓以及自我探索。很多人聽到畫畫都會很害怕,說自己不會畫、畫得醜、不是藝術家的材料,覺得畫畫或創造是離我們日常生活很遠的事。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在創作,不斷創造大大小小的事件,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,認為創造的能力只是屬於「專業人士」,就失去了一個可以打開自己,經驗更多的機會。著色畫會變得那麼受歡迎,就是因為已經創造好的線條,讓一般人更有信心敢去拿起筆,體驗畫畫的樂趣。
表達性藝術治療(expressive art therapy)最早是Natalie Rogers是將她父親Carl Rogers的個人中心的哲學,例如無條件的正向關係、正確的同理、一致或真誠等,擴展為創造性地表達取向。表達性藝術治療是把深度的情感,以及一些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情緒,用象徵性的方式表達出來,例如視覺藝術、書寫、聲樂、音樂或肢體動作,並從中得到啟發,這對我們每一個人應該都不是太陌生的經驗,我們常會發現寫寫東西、唱唱歌、動一動之後,原來積在心裡的東西似乎沒有那麼沈重,也可能會出現新的想法和感受。藝術治療幾乎在每一個人身上都可以產生一些效果,因為其奠基一些心理學理論上:
1. 正念(MIndfulness)和心流(Flow):在生活中我們常會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忙,就算沒在做事頭腦也在想事情。在創造時,我們自然會轉向投入當下,把精神完全投注在這項活動中,就像躲進了一個隔音間,享受安靜專注的片刻,如此會產生一種興奮感和充實的感覺。而當我們看著創作的成果時,也許不是那麼完美,但的確是由自己的手產生,有我們靈魂的氣息在其中,在訴說些什麼,這又會反饋給我們一些東西去思考與感受。
2. 左腦到右腦:創作、音樂、律動、顏色、空間都是由掌管非線性思考的右腦來主導,一般上班族的公作比較少會運用到,因為邏輯、線性、按部就班完成任務,這些左腦的工作,是要把工作做好的核心能力。當然當創作時我們依然會需要用到左腦,畢竟我們還是要思考怎麼把我們心裡的東西表達出來,但是偶而讓右腦出來做指揮官,我們都會感到有一種開心、自由、好像回到孩童時期那種單純的快樂
3. 意識(conscious) 與無意識(unconscious): 以榮格的觀點來看,藝術或創作是一個可以通往我們自性(Self)的途徑,其中包含了很多我們頭腦無法理解的情感、智慧、資源,當我們「明心見性」時,會因為感到完整與達到更深的覺察,以及觸及到蘊含在自性中的那些內在資源,帶來深沉的療癒與平靜。
4. 向外表達與向內探索:我們慣用的語言有時也帶來限制,好像事情就是只侷限在那些我們講出來的話,但很深的感受常常是言語無法觸及,文字沒辦法全然涵括的。非言語的表達,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更自由地去傳達的管道,當我們看到我們做出來的東西,同時又會接收到這些內在的訊息,會有感到心底有一塊地方被碰觸到。
根據Natalie Rogers,藝術治療的原則是:
1. 所有人都有創造的能力
2. 創造的過程可以帶來轉化療癒,方式包括冥想、運動,藝術、音樂、寫作
3. 個人成長是透過自我覺察、自我了解和領悟來達成的
4. 自我了解和領悟來的達成,是來自深入探索我們的悲傷、憤怒、痛苦、恐懼、快樂和狂喜心情和情緒是一種能量資源、可以引導到藝術的管道去抒發和轉換
5. 表達性藝術引導進入潛意識,可以幫助表達原本不知道的自我面向、提升自我了解和覺察
6. 我們的生命力(我們的核心或靈魂) 和所有存在本質之間有一種聯繫
7. 當往內探索本質和整體,會發現和外在世界的聯繫,並發現內外本是合一的
8. 不同的藝術方式之間會相互聯繫,稱為創造性的聯繫(creative connection),當身體移動時,會影響我們的書寫和繪畫,當我們書寫和繪畫時,也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思想。
在我的經驗裡,每次在做不管是多簡單的藝術創造時,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安靜下來,進到自己內在的空間,在裡面感受、清理、整合。即使在一開始有人可能不知道要幹麻,但一旦把那個我不知道要畫什麼做什麼的想法放掉,會發現很多東西就這麼自然而然地跑出來了,因為那些東西都已經在那很久了,它們渴望被看到、聽到,更渴望被碰觸和療癒。在這個的內在空間裡,「不好」跟「不對」是不存在的,我們不需要把能力交給所謂的專業藝術家,沒有人,能像我們自己,更能去感受和表達我們自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