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gres  

 

很多女人或女孩,都喜歡說:「要幸福喔!」講的時候總是帶著無限憧憬和夢幻的微笑,我們朦朧地感覺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內心幸福,而不只是外在的成就或肯定,那可能是幫助增加幸福感的方式,但不會是終極的追求目標。

1970年代西方社會學家開始對幸福感此概念進行實證研究,其中Andrews 與Withey(1976)首先提出幸福感應該是一整體性評估,具有正向情緒、負向情緒和生活滿意三部份,且為個人的主觀經驗,此兩者整合的幸福感又可稱作「主觀幸福感」(subjective well-being, SWB)。Diener、Suh、Lucas與Smith(1999)也指出,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並非單向度而是多向度的探討,包括正向情意、負向情意以及生活滿意的認知評估,這些向度構成個人檢視幸福感的整體評價。

國內外針對幸福感的研究頗多,從目前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的是,外在條件如年齡、性別、收入、教育程度等差異,沒有顯示出對人們感到幸福與否的決定性影響,而是個人因素如社交活動、休閒運動、以及性格等造成人們幸福感的差異。其中,對幸福最有持續影響力的因素就是人格特質。 幸福是因為這個人本身就是幸福的人呢?還是他/她處在許多的愉悅情境中?幸福感理論中的人格特質論主張,如同有人總是憂鬱一樣,有些人雖然也經歷不幸事件帶來的心情低落,但總是看到光明的一面,幸福來自於個人傾向以正向的思考方式來解釋情境。這就牽涉到我們本身是什麼樣的人。人格(personality)是一種有組織和有獨特性的思想和行為型態,它表現個人對於世界獨有且持久的適應方式,人格特質的測量則可以觀察法、投射技術與自陳測驗人格量表進行。大多數的人格測驗不真正要求個體直接在人格特質向度上評量自己,而是問一些在某些情境下如何反應。也就是這裡的人格特質,其實就是個體在面臨情境時的解釋與反應方式。所以,如何讓感到更幸福的答案,就在我們自己身上。

這裡所指的,並不是一廂情願地要求自己凡事正向思考,事實上我們越要求自己這樣做,越難擺脫那些惱人想法,越想「禁止」的念頭反而越揮之不去,人們就會變得更消沈,自責連自己的想法都無法控制。實驗也發現,當一個人焦慮或情緒低落時,幾乎不可能有正面思考,可以改善情緒的正向思考通常是沒有效果的,看喜劇或是有趣的書效果則是可以維持10分鐘 (Argyle, 1993)。 想要提升幸福感,一般認為比較有效的幾種方法如下:

1)心理與藥物治療:不同學派的心理治療方式的效果各有不同。整體說來,有些人認為問題獲得改善,其餘則感覺更差,也有人變得依賴心理治療師或醫生,好轉的案例中也可能包含「安慰劑效應」。藥物如百憂解等可調節血清胺的濃度,但目的是減少負向情緒,不完全符合提升主觀幸福感的定義。

2)休閒與運動: 如果將休閒定義為工作之外的生活時,休閒就成了預測幸福感的最佳因子。對多數人來說,休閒次於工作、婚姻以及家庭的滿意來源。具有社交性的休閒帶給人較多的滿意,休閒也會影響婚姻及其他層面的社交生活,這些都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。

運動可算是休閒的一種,有許多運動也具有社交性。運動對幸福感的影響有來自生理效果,如腦內啡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,以及隨之而來的放鬆感。當一個運動參與者覺得自己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及控制感,不再感覺到環境中其他的事,身體似乎是自主運動的高度表現,會帶來高度的幸福感,從事運動中體驗到流暢,亦會增強心理幸福感。

3)瑜伽: 瑜珈影響幸福感的方式是藉由增進體適能與呼吸循環、戒除成癮習慣、減少憂鬱、焦慮、壓力以及長期疼痛、改善睡眠品質,提升整體幸福感與生活品質(Woodyard, 2011)。多數的研究結果顯示,瑜珈對各類族群,如憂鬱症 焦慮、癌症、更年期症候群等患者,在減少負向情緒和提高正向情緒上都有顯著效果,也因為這些身心健康的進步,而增進了主觀的幸福感受。

4)正念療法、冥想與禪坐:個人認為這三者的哲學內涵相當接近,核心都在於「正念」(Mindfulness)。近年火紅的正念脫胎於禪修,結合部分認知治療( Cognitive Therapy)的技巧,融合活在當下、覺察、慈悲、不批判、開放好奇等概念。進行正念禪或是持續練習冥想、禪坐已被證明對憂鬱、沮喪等症狀能顯著改善,提升正面心情與幸福感。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,對例行活動更為覺察、留意一般生活經驗、較少無意識的行動是其提升正面情緒的面向;不批判地接受念頭和情緒、學習已開放好奇的態度面對痛苦,是正念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方式。 如前所述,幸福感意指認知及情感兩向度對整體生活進行評估後的綜合結果,兼具生活滿意、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等三種成分組成,是個整體而不能分割的概念。

目前用芳香療法,特別是以全身按摩的方式輔助治療憂鬱症等情緒困擾還算普遍,但我想芳療能達成的功效應不僅止於減少負面情緒。正統的芳香療法被視為整體醫學(Holistic Medicine)的一種,整體意味從生理、心理和精神照料完整的個人。此外,還要考慮當事人的生活形態,包括飲食、活動、社交、娛樂等與社會互動的情形。所以治療關係裡面包括了芳療師、個案本身的身體、心理、環境的交互作用,而精油、純露等植物產品本身的能量和效用,則對我們的生理、情緒、心理與精神都產生影響,剛好合乎主觀幸福感的整體概念。

考慮這些面向,提升幸福感使用的芳療配方舉例如下:

1)增加正向情緒:柑橘類如甜橙、檸檬、佛手柑、葡萄柚等。

2)減少負向情緒:減輕憂鬱如甜羅勒、玫瑰、茉莉、快樂鼠尾草;減少焦慮如乳香、羅馬洋甘菊;減輕壓力如橙花、迷迭香、薄荷等。根據不同狀況造成的負向情緒,例如產後憂癒、更年期憂鬱、急性壓力、長期慢性壓力、考前焦慮等有各自適合的精油。

3)增加生活滿意度:解決個案所困擾的身心問題,可讓其生活滿意度有明顯的提升,這是芳療已被廣泛運用的領域,例如解決失眠的薰衣草、緩解過敏的香蜂草、減輕肌肉關節疼痛的馬鬱蘭等等。

有趣的是,我們可以看到上述精油很多可以互換而有類似的果,甚至是三個面向都能一次解決,這就是前述我認為芳療或整體療法的精神所在。一個內在的症狀可能同時出現在皮膚、消化道、睡眠,和精神狀態上,只針對單一層面是不夠的,不管是評估或是介入,考慮一個完整的人都遠比只看一片疹子、一個行為、一種狀態來的更真實有意義。我想芳療的主要作用就是「平衡」和「療癒」,一般藥物因為只萃取植物的某些物質所以只能治療一種症狀,也容易有過度或不足的副作用,但包含了無數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精油卻可以有非常精細微妙的作用,再加上專業的芳療師,就能喚醒我們原來就具有的自癒力,讓身心復歸平衡和健康。

 

參考文獻

Argyle, M. (1997)。幸福心理學(施建彬、陸洛譯)。台北:巨流。

Campbell, A., Comverse, P. E., & Rodgers, W. L. (1976). 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. New York:Russell Sage Foundation.

Diener, E., Suh, E. M., Lucas, R. E., & Smith, H. L. (1999). Subjective well-being: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. 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25(2), 276-302.

Lavretsky, H., Epel, E.S., Siddarth, P., Nazarian, N., Cyr, N. St., Khalsa, D.S., Lin, J., Blackburn, E. & Irwin, M.R. (2012). A pilot study of yogic meditation for family dementia caregiver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: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, cognition, and telomerase activit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Geriatric Psychiatry.

Williams, M., Penman, D. (2011). Mindfulness: A Pratical Guide to Finding Peace in a Frantic World. Curtis Brown Group Ltd.

Woodyard C. Explor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yoga and its ability to increase quality of life. Int J Yoga 2011;4:49-54

arrow
arrow

    Natural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